旅人空間設計
    裝修順序大哉問:木地板要先做還是櫥櫃先裝?

    裝修順序大哉問:木地板要先做還是櫥櫃先裝?

    發布日期:

    裝修到廚房常被問:「木地板要先鋪?還是櫥櫃先裝?」其實關鍵在地材是浮貼還是實貼

    順序選錯,會遇到熱脹冷縮被鎖死、洗碗機拔不出、踢腳線對不起來等問題。

    地板與櫥櫃安裝順序指南:先分清「浮貼」還是「實貼」

    一、浮貼型地板:櫥櫃先裝,地板後鋪

    適用材質

    • 超耐磨木地板

    • SPC/LVT 卡扣地板

    • 部分海島型卡扣地板

    安裝順序

    1. 櫥櫃先定位安裝

    2. 地板後鋪至踢腳前,保留伸縮縫

    理由
    浮貼式地板需在四周預留 10–12 mm 伸縮縫。若先鋪地板再固定櫥櫃,會「壓死」伸縮縫,導致 地板拱起、變形

    二、實貼/濕式地材:地坪先做,再裝櫥櫃

    適用材質

    • 實木釘舖地板

    • 實木/海島型膠黏地板

    • 磁磚、石材

    • 環氧樹脂、微水泥

    安裝順序

    1. 先完成成品地坪施工

    2. 再安裝櫥櫃,並精準找平檯面

    理由
    實貼或濕式地坪與基層牢固結合,表面穩定不需伸縮縫。地坪先完成,能確保 櫥櫃定位準確、檯面水平一致

    三、避錯提醒

    • 別混淆類型:卡扣式≠膠黏式,安裝順序完全不同。

    • 檢查伸縮縫:浮貼地板四周一定要保留縫隙,並用踢腳線遮蓋。

    • 標高控管:先確認地坪完成厚度,避免櫥櫃或家電卡高低差。

    地板與櫥櫃安裝順序比較:地板先做 vs. 櫥櫃先裝

    一、地板先做(適用:實貼/濕式地材)

    優點

    • 地面連續:無斷層感,美觀大方。

    • 收邊簡單:門檻與踢腳線處理更順。

    • 安裝精準:櫥櫃安裝時更易找平。

    風險

    • 刮傷風險高:搬運櫥櫃或家電時易刮花地板。

    • 實木漆面挑戰:現場上漆需加強保護,避免塵砂或劃痕。

    對策

    • 鋪設 耐磨保護紙+發泡墊+膠帶封邊,直到完工才拆除。

    二、櫥櫃先裝(適用:浮貼地材)

    優點

    • 伸縮縫不被鎖死:避免浮貼地板因壓制而拱起。

    • 省材料:櫥櫃底下不必鋪地板。

    • 維修便利:日後只需局部拆換地板。

    風險

    • 高度問題:若沒預留,洗碗機或抽屜式冰箱可能被後鋪地板「抬死」,無法抽換。

    對策

    • 櫥櫃安裝時預留 地板厚度於調整腳

    • 地板需鋪入 洗碗機區域,方便未來抽換維修。

    三、結論與選擇建議

    • 實貼/濕式地材(磁磚、石材、實木膠黏等) → 建議 地板先做,確保平整與美觀。

    • 浮貼地材(超耐磨木地板、SPC/LVT 卡扣等) → 建議 櫥櫃先裝,確保伸縮空間與維修便利。

    👉 只要抓對施工順序,再搭配保護與預留,就能兼顧美觀與實用,避免後續維護困擾。

    地板施工關鍵節點:伸縮縫、標高與收邊一次搞定

    一、伸縮縫與踢腳(浮貼地材必備)

    • 伸縮縫留設:牆邊與櫥櫃踢腳後方,必留 10–12 mm 伸縮縫。

    • 遮縫方式:以 可拆式踢腳板 收邊;大面積鋪設(方向長度 > 8 m)需加 分區伸縮縫

    • 島台處理:島台應 固定在毛胚地或找平層,地板繞邊留縫,避免將浮貼地板壓死。

    二、洗碗機與嵌入家電高度

    • 鋪設原則:地板至少要鋪進 洗碗機洞口 600 mm 深,確保日後抽換不受阻。

    • 替代方案:若未鋪進,需在下方加 等厚木板或鋁板墊片,保持洞口高度一致。

    • 標高口訣:檯面標高 = 900 ± 20 mm;先確認地板厚度,再調整櫥櫃腳高度。

    三、門、檻與收邊細節

    • 材質交界:木地與磁磚交界,留 3–5 mm 影縫,填 彈性嵌縫材

    • 過渡條:走道或客廳交界可用 T 型或減速壓條,美觀又耐磨。

    • 廚房門口:若無門檻,建議設置 隱形水檻+1–2% 導坡,避免廚房用水外溢。

    四、找平與防潮控制

    • 找平標準:木地鋪設前,地坪 2 m 直尺高差 ≤ 3 mm

    • 含水率:必須符合地板廠商規範,避免後期起拱或變形。

    • 防潮措施:一樓或靠濕區地面,先做 防潮膜或防潮底漆

    不同地材的標準施工流程:浮貼、實貼與濕式一次看懂

    A. 超耐磨/SPC/卡扣海島(浮貼地材)

    施工流程

    1. 水電定位 → 泥作收尾 → 天花與油漆第一遍

    2. 先安裝櫥櫃箱體與島台(固定於基底,不壓在地板上)

    3. 後鋪地板至踢腳板前,保留 10–12 mm 伸縮縫

    4. 安裝檯面、家電,最後收踢腳板

    小提醒

    • 冰箱、爐具等重家電區域,建議 地板鋪滿連續,方便未來抽出維修。

    B. 實木釘舖/膠黏木地(實貼地材)

    施工流程

    1. 找平與防潮處理(必要時先上一道防潮底漆)

    2. 鋪木地板 → 全屋鋪設完成後進行保護

    3. 安裝櫥櫃 → 裝檯面與家電

    4. 若為現場上漆:櫥櫃裝好後,再進行最後一道面漆,需做好遮護

    避免誤區

    • 切勿先裝櫥櫃再釘木地,容易出現 踢腳斷層、壓條過多,影響美觀與耐用。

    C. 磁磚/石材(濕式地材)

    施工流程

    1. 地坪與磁磚/石材一律 先完成施工

    2. 等待材料凝固並達到強度後,再安裝櫥櫃,避免日後 水平變形

    地板與櫥櫃裝修尺寸速查表:最實用的標準數據

    一、伸縮縫與收邊

    • 木地伸縮縫:10–12 mm(牆邊、踢腳板後方必留)。

    • 異材交界影縫:3–5 mm,建議以 彈性嵌縫材 收邊,吸收熱脹冷縮。

    • 島台四周退離:10–12 mm,使用 踢腳或收邊條 遮蓋,避免壓死地板伸縮。

    二、踢腳板標準

    • 踢腳高度:100–120 mm,兼顧保護與比例美感。

    • 踢腳退縮:15–20 mm,避免突出影響家具或動線。

    三、家電安裝數據

    • 洗碗機前緣鋪設深度:≥600 mm,確保日後可順利抽換。

    • 標高口訣:檯面高度建議 900 ± 20 mm,安裝前先確認地板厚度並調整櫥櫃腳。

    四、動線與淨寬

    • 走道淨寬:≥900 mm,確保雙人交會順暢。

    • 抽拉空間:櫃體抽屜與家電門片打開時,不互相干涉。

    地板與櫥櫃安裝常見錯誤與避雷指南

    雷 1:浮貼木地先鋪再壓櫥櫃

    • 問題:地板熱脹被鎖死,日後容易拱起。

    • 正解:浮貼地材須 櫥櫃先裝,地板後鋪,並保留伸縮縫。

    雷 2:忽略家電高度

    • 問題:後鋪地板卻未預留高度,導致 洗碗機拔不出、烤箱卡位

    • 正解:櫥櫃安裝時,務必 先扣除地板厚度,再調整櫥櫃腳高度。

    雷 3:島台壓在浮貼地板上

    • 問題:地板失去伸縮空間,出現 異常聲音或變形

    • 正解:島台應 固定在毛胚地或找平層,地板繞邊留縫。

    雷 4:牆邊零伸縮縫

    • 問題:四周地板起鼓,甚至 門口被卡死

    • 正解:牆邊一律預留 10–12 mm 伸縮縫,並以踢腳板遮蓋。

    雷 5:只靠矽利康當伸縮縫

    • 問題:矽利康失去彈性後,會導致 開裂與滲水

    • 正解:必要時使用 T 型分隔條 切分區域,確保地板能自由伸縮。

    補救方法

    若已出現拱起或聲音異常,建議 重新分區切縫、安裝分隔條,並重新釋放伸縮空間,才能避免持續惡化。

    結論

    一句話總結:浮貼地板→櫥櫃先裝;實貼/濕式地材→地坪先做。

    其餘都圍繞伸縮縫、家電高度、島台固定與收邊四件事展開。

    FAQ|常見問題

    Q1:想要視覺無壓條的一體感,浮貼地板可以先鋪嗎?
    不建議。浮貼被壓住會失去伸縮;可改實貼木地或磁磚達到連續效果。

    Q2:一定要讓地板延伸到洗碗機底下嗎?
    強烈建議。否則日後抽換可能被檯面與地板高度「夾死」。

    Q3:島台能固定在浮貼地板上嗎?
    不要。鎖在毛胚地或找平層,地板繞邊留縫。

    Q4:踢腳板要到地嗎?會不會進水?
    踢腳板遮住伸縮縫即可;地面萬一有清水,踢腳可用防潮材與封邊

    Q5:實木地板現場上漆的順序?
    多採先鋪→保護→裝櫥櫃→最後一道面漆,避免安裝刮傷成品。

    Q6:後悔順序做反了怎麼辦?
    T 型分隔條切割釋放伸縮;或重設踢腳、在家電位加墊片調整高度。

    Q7:地暖怎麼辦?
    地暖亦屬實貼系統,原則是地坪先做;選耐熱等級地材與膠料。

    Q8:門口收邊選什麼?
    木地接磁磚可用T 型條/減速條;同材轉向則留影縫 3–5mm並以彈性材填縫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►以下還可以帶您瞭解,目前室內設計還有哪些風格,一次帶您看透透!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追尋佗寂風的生活美學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極簡風的現代居家空間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格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啟工業風之個性美學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興獨特魅力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格的層次交織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的低調與平靜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無印風的簡約自然純粹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地中海的浪漫海洋空間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狂賀!旅人空間設計粉絲專頁按讚數突破 18,000!

    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與肯定,我們將持續為你們帶來更多創意設計與優質服務,與你一起打造更美好的空間設計! 

    室內設計專欄  室內設計文章推薦   室內設計案例及文章 案例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