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風櫃特色一次看懂:分區、收納與透光的三合一設計
發布日期:
一個家具,完成三件事
傳統屏風只擋視線、櫃體只收納;屏風櫃結合兩者,透過高低錯層、半透材質與開放格,在不封牆的前提下完成動線導引、視線遮擋、物品收納與採光通風。
做好比例與細節,就能在小空間也有大秩序。
什麼是「屏風櫃」?(功能與常見場景)
- 分區:玄關↔客廳、客廳↔餐廳、臥室↔更衣間
- 收納:鞋物、包包、鑰匙雜物、展示收藏
- 透光:格柵/玻璃/洞洞板讓光線穿越、保留對流
- 動線:以轉向/退縮引導入口動線,避免一眼望穿
尺寸與動線SOP
基本尺寸
- 總厚度:300–400mm(鞋+電器抽屜最實用)
- 通行走道:主動線≥900mm;狹窄處**≥800mm
- 展示格:寬250–350mm、高250–350mm(書/物件適配)
- 坐式穿鞋區:高度420–450mm,深350–400mm
- 玄關落塵退縮:距門內600–900mm預留換鞋區
高度策略
- 1/2 高(120–140cm):擋視線不壓迫,適客餐分界
- 3/4 高(150–180cm):玄關遮擋度提升,仍保通透
- 全高(到頂):做輕/透上半段,下半段實心收納
收納模組配置:一櫃多用
玄關向
- 高櫃:吊衣桿900–1100mm;雨傘槽+滴水盤
- 抽屜:小物/鑰匙/發票;緩衝滑軌
- 鞋格:斜擱板10–12雙/人估算;高筒區400mm
客廳向
- 開放格+背板打孔:展示書/公仔;預留走線孔
- 翻門/玻門:防塵且視覺輕;可用鋁框玻璃/長虹玻璃
中段「透」
- 格柵/洞洞板:孔徑6–10mm、孔距25–32mm;掛鉤百變
- 對流窗:上緣留80–120mm通風帶,冷暖氣效能更穩
材質與透光面搭配
外觀與清潔
- HPL/美耐皿:耐刮耐污,玄關高頻優先
- 奈米消光(防指紋):把手區最有感
- 木皮:需耐污塗裝,遠離濕區邊
- 鋁框+玻璃(長虹/霧玻):兼顧遮擋與採光
格柵比例
- 肋條寬×距 ≈ 15×15mm或20×20mm視覺最穩
- 圓角0.5–1mm不割手;邊緣倒角/收鋁條耐用
結構穩固與安全
固定方式
- 防傾倒:頂部L型角鐵入RC/磚牆;輕隔間牆先加背襯夾板
- 地腳調平:可調腳**±10–15mm**;臨地坪落差好校正
- 開口邊護欄:靠樓梯/落差處欄高≥90–110cm、間距≤10–12cm
邊角與玻璃
- R≥2mm圓角或防撞條;玻璃採膠合/強化並標示承重
風格套版
- 日系極簡:白/淺木+長虹玻+1/2高+薄框把手
- 現代輕奢:霧面消光+金屬線條+到頂+透上半
- 工業混搭:黑鋁框+燻木+洞洞板+外露掛鉤
- 小宅放大:鏡面端板(非正對門)+格柵帶光,空間顯深
結論:以「半實半透+到位固定+好用配電」做出耐看的屏風櫃
成功的屏風櫃不是花樣多,而是比例穩、動線順、收納夠、光線透。
抓住厚度300–400mm、走道≥900mm、上透下實的三原則,加上結構固定與照明插座細節,你就能擁有既實用又輕盈的分區家具。
FAQ|屏風櫃常見問題
Q1:小坪數會不會壓迫?
A:做1/2或3/4高、上透下實+淺色材質,並預留**≥900mm**走道就不壓迫。
Q2:一定要到頂嗎?
A:不必。到頂需重視固定與維修孔;半高更易搬遷與調整。
Q3:能放魚缸/重物嗎?
A:可,但須集中荷載加強(加立柱/鋼板)與承重底座。
Q4:玄關潮濕怎麼辦?
A:選HPL/鋁框玻、門片雷射封邊,底層加離地腳與滴水盤。
Q5:聲音會被擋住嗎?
A:格柵/洞洞板讓聲音與空調可穿越;全實心就需上方留對流帶。
Q6:要不要做抽屜鎖?
A:存放證件/藥品建議抽屜鎖;常用物用無把手或半隱拉手即可。
Q7:清潔會卡灰嗎?
A:格柵面選倒角、節距15–20mm;每週吸塵刷頭沿柵快速帶過。
Q8:租屋可以做嗎?
A:可用獨立落地式+頂固、少打孔;退租好拆移。
►以下還可以帶您瞭解,目前室內設計還有哪些風格,一次帶您看透透!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追尋佗寂風的生活美學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極簡風的現代居家空間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格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啟工業風之個性美學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興獨特魅力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格的層次交織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的低調與平靜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無印風的簡約自然純粹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地中海的浪漫海洋空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