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人空間設計
    鋁窗裝修必看!乾式、濕式施工工法差在哪?專家帶你選對方法

    鋁窗裝修必看!乾式、濕式施工工法差在哪?專家帶你選對方法

    發布日期:

    先釐清工法,再談隔音、防水與耐久

    鋁窗好不好,不只看玻璃與型材等級;收口工法才是決定防水、氣密、隔音與後續維修的核心。

    乾式、濕式各有優勢,關鍵在於外牆材質、窗洞精度、氣候與工期

    以下用清楚的對照與SOP,帶你一次選對。

    兩種工法是什麼?(定義與基本流程)

    乾式工法(Dry Install)

    ·         做法:以機械固定(膨脹螺栓/角鐵/固定片)+發泡材/背襯棒+矽利康完成縫隙填充與防水收邊。

    ·         流程:定位→機械固定→周邊填充(PU發泡)→背襯棒→矽利康打膠成形→清潔驗收。

    濕式工法(Wet Install)

    ·         做法:窗框定位後,以砂漿/無收縮水泥/防水黏結材把框體與牆體「濕作」整合,再以面層找平、抹修。

    ·         流程:定位→固定→灌漿/抹填→表面找平→養護→必要處再打膠收邊。

    小辭典
    背襯棒:放在膠縫內的泡棉棒,確保矽利康形成「兩面黏著」,提高伸縮耐久。
    發泡材(PU):隔熱/隔音/填縫用,避免填滿過量造成擠壓變形。

    乾式 vs 濕式差異總覽

    何時用乾式?何時用濕式?

    優先選乾式的情況

    • 室內裝修翻新、工期壓力大、住戶仍在場。
    • 外牆已完工、不便再做大面積濕作。
    • 追求可逆性/將來好維修,或高樓層需要快速收邊。

    優先選濕式的情況

    • 新建/大改造,可一併做窗洞糾偏與整合
    • 外牆毛胚粗糙/誤差大,需靠濕作補正水平垂直。
    • 需要與石材/磁磚做一體化的收口視覺。

    防水與耐久的關鍵細節(不分工法都適用)

    • 排水路徑:窗台外傾2–3%(約1:50–1:33),下緣做滴水線/擋水鼻窗框排水孔保持暢通。
    • 多道防線:外側擋水(擋水鼻/滴水)→縫內填充(PU發泡)→背襯棒+矽利康→內側二次防線。
    • 打膠設計:膠縫寬 8–12mm、厚 6–8mm,配合背襯棒形成兩面黏著;選中性結構型矽利康、避免酸性侵蝕金屬。
    • 異材伸縮:鋁與砂漿熱脹冷縮不同,須預留伸縮縫,避免日後龜裂。
    • 金屬防蝕:固定片/螺絲用不鏽鋼或鍍鋅,切口處補防鏽漆。

    隔音、氣密與熱工表現(整窗系統思維)

    • 膠條/止風條:選雙唇或多腔膠條,定期更換。
    • 玻璃配置:Low-E、複層(5+12A+5 等)、或膠合玻璃可顯著提升聲學與保溫
    • 型材隔熱斷橋鋁降低熱橋;大面開口需評估抗風壓配套
    • 五金:多點鎖/壓條完整貼合,氣密才穩定。

    實務SOP與驗收清單(照做就不踩雷)

    施工前

    1. 丈量複核:窗洞水平/垂直/對角線,誤差提前處理。
    2. 定位線:標示外推量、窗扇開啟方向與排水孔位置。
    3. 配件備齊:固定片、螺絲、背襯棒、PU發泡、矽利康、密封/擋水件。

    安裝中

    • 固定片間距約 ≤30–40cm、四角加強;框體垂直度/水平度誤差控制在2mm/公尺以內。
    • PU發泡分段填充,避免膨脹擠壓框體;外露膠體切齊不可日曬。
    • 打膠前清潔、除塵、上底漆(必要時),一次成形不回修。

    完工驗收

    • 灑水測試:由外向內自上而下,持續 10–15 分鐘檢查內側是否滲水。
    • 運轉:開闔平順、鎖點到位、膠條連續無扭曲。
    • 排水:窗框導水/排水孔暢通,無矽利康封死。
    • 視覺:收邊直順、無明顯高低差與污染。

    結論|沒有絕對最好,只有最適合你家的工法

    乾式勝在快速、可維修、干擾小;濕式優在一體成型、容忍洞口誤差。

    排水路徑、伸縮縫、標準化打膠正確驗收做到位,兩種工法都能達到長期穩定的防水與氣密。

    若你提供外牆材質、窗洞照片、樓層與朝向,我可以幫你做工法與收邊剖面建議。

    FAQ|10 個你最常問的鋁窗工法問題

    Q1:哪一種比較不會漏水?

    取決於排水設計與打膠細節。乾式靠多道密封,濕式靠一體成型+打膠;兩者都能做到不漏。

    Q2:颱風雨牆面強風直打怎麼選?

    優先選等級較高的型材+複層玻璃,工法上重點是導水/排水設計膠縫彈性,不在乾/濕本身。

    Q3:室內裝修中,能不濕作嗎?

    可以,乾式最友善;但窗洞大誤差時,仍需少量濕作找平。

    Q4:打膠多久要重做?

    視日曬與清潔維護,5–10 檢查汰換;發現粉化、裂縫或脫黏就要重打。

    Q5:矽利康要選哪種?

    中性結構型為主,戶外耐候等級高;搭配背襯棒確保兩面黏著與伸縮量。

    Q6:PU發泡會吸水嗎?

    內部多孔會吸附水汽,所以外側一定要背襯棒+矽利康形成防水層。

    Q7:舊窗翻新一定要拆外牆磁磚嗎?

    不一定。若外牆完整、僅更換窗體,多採乾式;但外牆空鼓/滲水得先處理。

    Q8:濕式為何有時會裂?

    鋁與砂漿伸縮不同,若未預留伸縮縫或養護不足,就容易龜裂滲水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►以下還可以帶您瞭解,目前室內設計還有哪些風格,一次帶您看透透!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追尋佗寂風的生活美學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極簡風的現代居家空間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格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啟工業風之個性美學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興獨特魅力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格的層次交織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的低調與平靜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無印風的簡約自然純粹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地中海的浪漫海洋空間

     

    狂賀!旅人空間設計粉絲專頁按讚數突破 18,000!

    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與肯定,我們將持續為你們帶來更多創意設計與優質服務,與你一起打造更美好的空間設計! 

    室內設計專欄  室內設計文章推薦   室內設計案例及文章 案例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