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人空間設計
    洗手台裝修知識全攻略:高度、間距與空間配置一次看懂

    洗手台裝修知識全攻略:高度、間距與空間配置一次看懂

    發布日期:

    每天刷牙洗手都在用的洗手台,卻最容易「用久才發現不順手」。

    其實只要抓對高度、前方淨空、檯面深度水電點位,小衛浴也能好用不濺水。

    本篇以「一看就能開工」為目標,整理成人、兒童與無障礙的尺寸範圍,搭配檯盆類型優缺點、照明與收納配置,裝修前先核對一次,入住就順手十年。

    檯面與檯盆尺寸總覽

    檯面與檯盆高度建議(成人/兒童/無障礙)

    • 成人:檯面高 80–85 cm;若為上盆設計,檯緣總高建議 85–90 cm

    • 兒童:檯面高 60–70 cm,或搭配穩固腳踏板。

    • 無障礙空間:檯緣高 ≤80–85 cm;下方預留膝部淨空 高≥68 cm、寬≥75 cm、深≥48 cm

    快速公式:建議檯面高 ≈ 使用者肘高 − 10~15 cm(多人使用可取中間值)。

    檯面尺度與前方活動空間

    • 檯面深度:45–55 cm(小空間可縮至 40–45 cm)。

    • 單盆寬度:≥60 cm;雙盆中心距:60–75 cm,總長 ≥120–150 cm。

    • 前方淨空:舒適值 80–90 cm;最小值 75 cm。

    龍頭、鏡子與插座安裝尺寸

    • 出水口至盆底落差:22–28 cm;水平距離至盆緣:10–15 cm,減少濺水。

    • 鏡子位置:下緣距檯面 10–20 cm,上緣高度 180–200 cm。

    • 鏡櫃深度:12–15 cm;插座高度:離檯面 10–20 cm(方便吹風機與電動牙刷充電)。

    櫃體與收納空間

    • 抽屜內淨深:≥38–42 cm。

    • 踢腳板:高 8–10 cm × 深 6–8 cm。

    • 懸空洗手台:底緣離地 20–30 cm,防潮且方便清掃。

    不同空間型態的檯面與洗手區配置建議

    小衛浴設計(約 1–2 坪)

    • 檯面深度:40–45 cm,搭配半嵌盆窄上盆,節省空間。

    • 收納配置:鏡櫃整合收納,提升利用率。

    • 動線規劃:採推拉門外開門,確保前方淨空 ≥80 cm。

    • 使用舒適度:盆中心避開轉角 ≥15 cm,方便自然放手清洗。

    標準衛浴設計(約 2–3 坪)

    • 檯面深度:50–55 cm,提供更寬敞的洗手空間。

    • 收納區域:檯面下方設置 2–3 抽分類收納,可放置高瓶、電器與備品。

    • 防潮設計:乾濕分離門旁加設擋水條回水坡,減少檯面受潮。

    雙人盥洗區設計

    • 盆間距離:兩盆中心距 60–75 cm,避免雙龍頭互相干涉。

    • 收納配置:中央設置置物塔或兩側高櫃,中段保持開放視覺感。

    無障礙與親子友善衛浴

    • 安全檯面:使用台下盆一體成型檯面,並採圓角收邊,降低碰撞風險。

    • 輔助設施:增設扶手,高度建議 85–95 cm。

    • 鏡子調整:鏡子可採可調角度設計,或下緣降低以便不同身高使用者。

    檯盆類型比較與選擇指南|上盆、台下盆、半嵌盆與一體成型

    上盆(Above-Counter Basin)

    • 優點:造型選擇多,檯面施工彈性高,可搭配各種設計風格。

    • 注意事項:總高度容易偏高;需搭配高腳龍頭壁出式龍頭,並留意防濺設計。

    台下盆(Undermount Basin/下嵌盆)

    • 優點:檯面可一抹到底,清潔方便且視覺俐落。

    • 注意事項:開孔精準度要求高,板材需有良好抗彎性與防水處理。

    半嵌盆(Semi-Recessed Basin)

    • 優點:兼顧窄檯面足夠盆深,非常適合小空間衛浴。

    • 注意事項:前緣突出,需確保走道淨空以免影響動線。

    一體成型檯盆(Integrated Basin/實心面材/人造石)

    • 優點:無縫設計、可修磨,檯盆整體感佳,清潔無死角。

    • 注意事項:耐熱需加以保護;深色款式刮痕較明顯。

    防濺、排水與收邊細節設計指南

    防濺設計要點

    • 盆深控制:建議盆深 12–15 cm,可減少水花外濺。

    • 落水頭位置:微偏後設計,避免水流直打底部造成濺水。

    • 出水方式:選擇起泡器斜角出水龍頭,降低濺水風險。

    排水與擋水設計

    • 後擋水高度:建議 8–10 cm,有效防止水濺至牆面。

    • 檯面坡度:維持 1–2% 微坡向內,確保水流回盆內,減少積水。

    收邊與防霉處理

    • 矽利康收邊:需連續且飽滿填充,確保防水密封效果。

    • 維護建議:定期檢查並更換老化矽利康,防止發霉與滲水。

    第一次試水快檢表

    1. 中小流量測試:觀察是否有濺水現象。

    2. 自然洗手姿勢:檢查手部是否會碰到龍頭或櫃體。

    3. 關水後檢查:確認檯面無積水現象。

    衛浴照明與通風配置指南

    照明設計要點

    • 色溫選擇:建議使用 3000–4000K 中性光,光線自然耐看,適合日常化妝與盥洗。

    • 燈具位置:臉部兩側安裝壁燈,高度建議 150–165 cm,避免僅使用頭頂燈造成陰影。

    • 氛圍與功能照明:搭配除霧鏡鏡後燈帶,提升使用舒適度與空間質感。

    通風與暖風配置

    • 抽風系統:依空間大小與濕度條件選配抽風機,有助於減少霉味與潮濕。

    • 暖風設備:依冬季氣候與個人需求加裝,提升沐浴舒適度。

    衛浴水電與施工驗收重點

    開孔與板材安全

    • 開孔邊距:孔洞邊距離板邊應 ≥7–10 cm,確保結構穩定。

    • 防裂設計:四角須做 R 角 處理,降低裂縫風險。

    牆體結構加強

    • 吊掛型洗手台:需在牆體預埋角鋼或螺栓,確保承重安全。

    防水與止水測試

    • 驗收時需檢查:

      • 龍頭出水

      • 去水系統

      • 溢水孔功能

      • 矽利康收邊完整性

    • 確保所有連接處與密封面無滲漏。

    電氣與管路安全

    • 插座防護:加裝防濺蓋,提升用電安全。

    • 管路維修性:確保存水彎清潔口可直接觸達,方便後期維護。

    結論

    好用的洗手台,不是「堆設備」,而是把人(身高與習慣)× 空間(動線與淨空)× 材料(耐水與清潔)對齊。

    先用上面的尺寸清單抓大方向,再依盆型與收納習慣微調,最後把防濺、照明、插座補完,你的衛浴就會從第一天起順手、耐用又好看。

    FAQ

    Q1:家裡大人小孩都用,檯面高度怎麼折衷?

    A:以80–85 cm為主,再搭配穩固腳踏可升降腳踏櫃給兒童;或在次衛設較低的兒童檯面分流使用。

    Q2:小空間最怕濺水,有沒有萬用組合?

    A:半嵌或台下盆+起泡器龍頭+盆深 12–15 cm+後擋水 8–10 cm。龍頭伸出盆緣 10–15 cm、水流別太強。

    Q3:上盆與台下盆,清潔維護差在哪?

    A:台下盆檯面一抹到底、最省力;上盆邊緣要多繞一圈,視款式略有積水點,需注意矽利康與邊緣清潔。

    Q4:鏡子要多大最剛好?
    A:寬度 ≤ 檯面寬且置中;上下高度建議下緣離檯 10–20 cm、上緣到 180–200 cm,能涵蓋日常視線區。

    Q5:木作檯面可以用嗎?會不會爛?

    A:可,但需貼皮/耐水塗裝+邊緣矽利康,並避免長時間積水。若潮溼度高,優先選實心面材/石材更耐久。

    Q6:插座與收納怎麼規劃最順?

    A:檯面上方10–20 cm兩個以上插座;鏡櫃內加隱藏插座供電動牙刷/修鬍刀。下櫃以高瓶格、電器抽日用品抽分層管理。

    — 想更精準?把你的浴室淨寬、門向、檯面長度與使用者身高丟給我,我幫你把尺寸和配件一次標到位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►以下還可以帶您瞭解,目前室內設計還有哪些風格,一次帶您看透透!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追尋佗寂風的生活美學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極簡風的現代居家空間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格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啟工業風之個性美學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興獨特魅力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格的層次交織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的低調與平靜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無印風的簡約自然純粹

    延伸閱讀→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地中海的浪漫海洋空間

    狂賀!旅人空間設計粉絲專頁按讚數突破 18,000!

    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與肯定,我們將持續為你們帶來更多創意設計與優質服務,與你一起打造更美好的空間設計! 

    室內設計專欄  室內設計文章推薦   室內設計案例及文章 案例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