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隔間材質怎麼選?木作、輕鋼架、矽酸鈣板與玻纖石膏板比較
發布日期:
輕隔間不是只看板子,關鍵在「系統」
牆體表現由板材×骨架×填充×收邊共同決定。
與其糾結品牌,不如用場域需求→系統選型→節點細節的順序做決策。
你要的是防火多久、隔音到幾分貝、耐濕到什麼程度,然後才是價格與表面塗裝。
先用需求秒分流:五題做出初選
- 是否臨濕區/半室外? → 優先矽酸鈣板或水泥基板。
- 是否需要耐燃1小時以上? → 玻纖石膏板(防火板)、雙層板、岩棉填充。
- 是否要好隔音(臥室/影音/診間)? → 雙層板+礦岩棉+減震配件。
- 是否要掛重(壁櫃/吊掛品)? → 加密龍骨/加底板OSB或局部實木補強。
- 是否需快速施工與彈性改裝? → 輕鋼架系統板優先,木作僅做小段修飾。
四種常見材質與骨架系統怎麼搭
木作骨架+板材(合板/矽鈣/石膏)
- 特色:好改、工班多、固定力強。
- 注意:防火評等依板材;需防潮防蟲處理。
- 適用:小面積隔屏、造型、局部補強。
輕鋼架骨架(鍍鋅C/U)+板材
- 特色:耐燃不燃、尺寸穩定,直線度佳。
- 適用:住商大面積隔間、標準化工法;易達成防火/隔音規格。
矽酸鈣板(CaSi)
- 優點:耐濕不膨拱、耐燃一級、可貼磁磚。
- 限制:切割粉塵高、面層較硬不易修補。
- 適用:衛浴乾區、廚房、陽台、機房等潮濕或高溫環境。
玻纖石膏板(玻纖增強/防火板)
- 優點:防火穩定、尺寸精度高、接縫好處理;搭礦岩棉隔音優。
- 限制:長期淋濕不宜;濕區表面需再做防水層。
- 適用:臥室、客廳、辦公、耐火區隔。
隔音、防火、耐濕怎麼達標?
隔音(以單排牆、參考值)
- 單層板+空腔:STC 約 33–36
- 單層板+礦岩棉:STC 約 38–42
- 雙層板(雙面2層)+礦岩棉+減震夾具:STC 45–50+(影音/診間)
提升要點:加質量(雙層板)+填空腔(岩棉)+斷橋/減震。
防火(參考常見組合)
- 單層玻纖石膏板12.5mm+輕鋼架+岩棉:45–60 分
- 雙層玻纖石膏板(各12.5mm)+岩棉:60–90 分
- 矽酸鈣板+岩棉:可達一小時以上(視系統送測)。
以整體系統測試為準;門、插座盒與縫隙必做防火處理。
耐濕
- 矽酸鈣板:濕度循環穩定,可貼磁磚。
- 防潮石膏板:適合高濕但非淋水區(洗衣間、廚旁)。
- 基層防水:濕區牆面上翻≥300mm,角位加強布。
常見牆體做法與尺寸(可直接下單)
標準住家隔間(客/臥)
- 骨架:輕鋼 U/C 50mm,中心間距 400–600mm
- 板面:雙面玻纖石膏板 12.5mm
- 填充:岩棉 50mm/60kg·m³
- 螺距:200–250mm,四周加密
- 成效:STC 38–42、耐火45–60分(視品牌)
濕區/廚旁隔牆
- 骨架:輕鋼 50mm
- 板面:矽酸鈣板 8–10mm(瓷磚面加8–10mm)
- 填充:岩棉(需留檢修口區域)
- 防水:塗膜上翻 300mm,與地坪連續
高隔音房(影音/診間)
- 骨架:雙龍骨或減震龍骨
- 板面:雙面雙層板(外CaSi或石膏、內高密板)
- 填充:高密度岩棉 75–100mm
- 節點:周邊止振帶、插座盒聲學背盒
重物掛載牆(系統櫃/吊櫃區)
- 加底:板後加OSB 11–15mm或木方補強
- 插座區:電管改走地/天,避免在重物區開孔
收邊與防裂四招(最常被忽略)
- V型/倒角拼板+紙帶或玻纖帶配合接縫膏三道。
- 板邊與地面留 10–15mm 懸空,收矽利康避免吸水。
- 洞口、轉角加L形補強帶;門框處龍骨加倍且做槽口止裂。
- 交屋前溫濕度穩定 48h再批土上漆,避免乾縮裂。
管線與門窗節點
- 電箱/插座開孔加防火套或聲學背盒。
- 門框:實木或鍍鋅鋼框螺絲固定到龍骨,四周填發泡/岩棉。
- 窗洞:四邊加橫擔龍骨,外窗側改矽鈣+防水系統。
結論:用「需求→系統→節點→驗收」四步,才是選材正解
先定防火/隔音/耐濕/荷載指標,再選骨架+板材+填充的整體系統,最後把接縫、洞口、防水、減震等節點做好並依清單驗收。
如此一來,不論木作或輕鋼架、矽酸鈣或玻纖石膏,都能達成你要的性能與質感。
FAQ|輕隔間選材與施工常見問題
Q1:居家臥室要安靜,選哪套?
A:輕鋼架+雙層玻纖石膏板+50–75mm岩棉+減震帶,門片用實心門更關鍵。
Q2:浴室外牆用什麼?
A:矽酸鈣板+防水塗膜,貼磁磚更穩;若是乾區背牆可用防潮石膏。
Q3:要掛上掀櫃/電視,牆內怎麼做?
A:掛點範圍內加OSB/木方,並標註位置;螺絲入木或化學錨栓。
Q4:木作會比較不耐火嗎?
A:木骨需靠耐燃板材+防火塗料達標;若防火是重點,輕鋼架系統更穩。
Q5:裂縫怎麼避免?
A:V邊對縫+紙帶+三道膏、龍骨400mm、門窗角加強、完工後控溫濕。
Q6:可以只做單層板省錢嗎?
A:可,但隔音/抗撞/防火都下降。若預算有限,單層+岩棉至少先補空腔。
Q7:輕隔間能防水嗎?
A:板材本身不等於防水;需基層防水系統(上翻、轉角加強)與正確面材(磁磚/防水塗層)。
Q8:後續要改門開或加插座?
A:保留竣工照片與管線圖;輕隔間易改,但要避開龍骨與線管,必要時請專業施作。
►以下還可以帶您瞭解,目前室內設計還有哪些風格,一次帶您看透透!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追尋佗寂風的生活美學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極簡風的現代居家空間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格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啟工業風之個性美學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興獨特魅力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格的層次交織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的低調與平靜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無印風的簡約自然純粹
延伸閱讀→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地中海的浪漫海洋空間